穿梭于红军长征的沼泽地、置身中共“一大”的历史现场、探索“蛟龙号”的深海奥秘……这些曾经存在于课本中的场景,如今通过VR技术跃然眼前。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开展“大思政”实践活动,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课堂,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动起来”,赢得师生广泛好评。
“大思政堂”:打破边界,重构学习场景
在VR思政实训中心,学生们正经历着一场“穿越时空”的思政课。头戴VR设备的会展241徐欣莹在体验红军过草地后感慨:“风雨声在耳边呼啸,甚至能感受到战友拉拽的力量。这种亲历感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长征精神。”“当同学们看到红军战士陷入草地时,' 救他!救他!' 的呼喊此起彼伏,此刻 ' 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 的长征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重走长征路”VR系统,通过环境模拟、体感交互与历史场景还原,给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技术的魔力同样绽放在中共一大会址数字展馆中,通过VR设备,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
新时代伟大成就数字资源中,同学们体验了 “蛟龙号深海探测” 和 “雪龙 2 号破冰” 等项目,通过体验学生们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 “科技自立自强” 的战略意义。
“大平台”:资源融通,构建智慧教育生态
据悉,该校搭建的思政公共实训室已集成近五十个数字化教学模块,形成党史教育、科技强国、数字展馆、新时代伟大成就等多个资源库,目前思政公共实训室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学生热议:让知识“触手可及”
“原来思政课可以这么酷!”在课程反馈中,超过95%的学生给出五星好评。“很有趣、很新颖、沉浸式体验、互动性强”成为同学们讨论的热点。国贸241班罗秋琳同学评论道“VR技术对社会的帮助非常大,同时在课堂上也很有作用,可以让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体验党的历史文化。帮助同学们了解长征精神,同时体验也很有趣。中国社会在科技上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科技强国建设也更上一层楼。 ”会展241班谢锦萍表示:“沉浸感强,思政课更生动有趣了。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参与度。”

图片一:学生体验红军过草地

图片二:学生体验中共“一大”数字展馆

图片三:学生体验新时代海洋科技

图片四:学生体验“渡江战役”

图片五:会展241、国贸241开展思政实训
撰稿:朱文勇
审稿:凌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