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5月20日下午,我校在音乐厅举办了以“对接岗位 数智融合”为主题的说课程竞赛活动。19名来自各教学单位的参赛教师,围绕自己主讲课程进行说课,就课程定位和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与评价、教学效果与特色等方面进行展示。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力捷,党委委员、副校长蒋建平出席会议并现场指导,教务部和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全体专任教师到场观看比赛。
竞赛内容包括“说课程”讲演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教务部邀请了校外专家来校担任评委。19名参赛选手逐一登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数智融合”为重点,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和实际,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深化“三教改革”、AI赋能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讲演并展示课程特色。每位参赛教师陈述结束后,专家组成员进行现场提问,选手们根据各自课程特点,回答专家提问。
经过专家组的评审,张宁、赵婧两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周慧珺、叶孜姿、胡玲霞三位老师荣获二等奖,张娜、黄芬、张莉、李玉兰、许广霞五位老师荣获三等奖,其余参赛老师荣获优秀奖,公共课教学部、光电信息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陈力捷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课程建设工作,并寄语大家要深刻认识“教师”的职责与担当,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工作,他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校企合作共推课程建设。各专业要积极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我校“院园融合”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行业企业“四新”精准融入课程,有效推动“岗课赛证”融合,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二是AI技术赋能课程建设。各专业要以专业核心课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数智化评价体系,多措并举力推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深度融合,打造可推广的“金课程”。
陈力捷表示,国家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在即,我校将坚持党建引领,以“金课程”建设为抓手和切入点,辐射优秀教材、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其他“五金”建设任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照片:校融媒体中心戴思琪、郭玉杰
撰稿:张一平
编辑:钟嘉妍
责编:李海霞、徐恒涛
总编:樊向前
稿件来源:教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