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部署,助力退役军人更快更好融入社会、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成功创业,近日,中山市2025年秋季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在广东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实训)示范基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由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中山火炬职院承办。178名2025年秋季退役士兵齐聚一堂,同上“军地转型第一课”,快速转换角色,筑牢职场新根基,结业率达到100%。
13日上午,中山市2025年退役军人欢迎仪式在火炬职院举行,以暖心举措传递党委、政府关怀,营造“参军光荣、退役荣光”的社会风尚。中山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维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林良旭、副局长陈光林,中山军分区战备建设处上校处长李献军,火炬职院党委委员、副校长蒋建平等出席;各镇街公共服务办、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负责人,相关院校及企业代表共同参与。

【中山市2025年退役军人欢迎仪式现场】
仪式上,2025年优秀退役军人代表何嘉诚与往年优秀退役军人代表刘上志依次发言,分享军旅感悟与未来规划,朴实真挚的话语赢得阵阵掌声。此外,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4家单位获授“退役军人服务站”“中山市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牌匾。

【颁发“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匾】
此次培训严格落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适应性培训的总体部署要求,秉持“需求导向、实战赋能”的培训理念,采用“线上自学+线下集训”融合模式,构建“政策理论领航、技能体验赋能、心理疏导护航、就业创业帮扶”四位一体培训体系。通过主题授课、现场观摩、实操体验、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退役士兵将加速完成从“战场”到“职场”的角色转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呈现四大特色,成效显著:
一是政策赋能扫除“信息盲区”。培训首日即开设“政策直通车”专场,邀请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业务骨干解读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社保接续流程及创业税收优惠等政策。
二是技能实训打破“能力壁垒”。聚焦退役军人职业转型痛点,开设无人机操作、商业摄影、电商直播、应急救护等四大技能实训课。组织学员走进阜东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实地观摩“兵支书”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乡村治理经验;走访本地优秀军创企业及创业孵化基地,沉浸式感受创业孵化环境,激活就业创业双动能。

【学习无人机操作】

【参加电商直播实训课】

【商业摄影课堂】
三是心理疏导化解“身份焦虑”。特邀高校心理专家开设心理调适与职业规划辅导等实用课程,帮助学员缓解角色转变带来的压力,找准职业发展方向。
四是就业服务搭建“云端桥梁”。开展一对一就业意向跟踪服务,组织百企万岗促就业活动网络招聘会,吸引入驻企业已超500家,提供岗位1439个。招聘岗位涵盖制造业、金融业等多个领域,最高月薪可达4万元。
结业典礼上,优秀学员代表邓嘉诚、陈德良在培训感言中表示,培训让他们掌握了知识、收获了友情、明确了方向,他们将把在部队长期养成的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品质,带到地方工作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做到退伍不褪色。

【颁发培训班结业证书】
火炬职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小明作培训结业总结并寄语学员:一要保持归零心态,学而不已;二要牢记初心使命,奋勇担当;三要找准职业定位,追光逐梦,干出新业绩、活出新篇章,用奋斗续写属于退役军人的荣光。

【开展爱心献血志愿活动】

【在中山烈士陵园开展祭奠英烈活动】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郭丽华表示,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协同联动,凝聚合力,接续丰富退役军人培训基地和服务站的内涵建设,优化“培训-就业-跟踪”全链条服务体系,拓展创业帮扶、技能提升等延伸服务,全力打造退役军人职业发展的“加油站”与“贴心港”,赋能退役军人圆梦大湾区。
撰稿:梁林欣
编辑:钟嘉妍
责编:陈小明、徐恒涛
总编:樊向前
稿件来源: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