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电子邮件
一站式服务大厅
​【行走的思政课】“水到鱼行”实践团:青春力量在行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百千万工程”号召,助力中山市地方特色水产产业发展,暑假期间,我校“水到鱼行”实践团深入中山市黄圃镇及周边区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市场、养殖场等多元渠道,系统探究当地水产养殖现状与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潜力,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青年智慧。


深入基层探需求,实地访谈明方向

实践团来到黄圃镇进行调研座谈。队长林霖介绍了本次调研情况及年度计划,并重点阐述了创新构想——将当地脆肉鱼类与传统腊味工艺结合,研发“腊鱼肠”。

该构想得到了黄圃镇团委书记陈衍芳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她建议团队做好充分市场调研,精准评估产品接受度,并表示镇政府将积极协调资源,对接本地养殖户与腊肠加工企业,构建合作模式,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实地走访察市场,腊味研发寻突破

在黄圃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水到鱼行”实践团实地走访了黄圃泰上王腊味营业部,重点考察腊鱼肠和腊鱼干研发的市场需求与可行性。团队成员认真记录了腊味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与营业部负责人深入探讨了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接受程度。

通过对现有腊味产品种类、销售数据以及顾客反馈的分析,实践团成员们进一步明确了腊鱼肠在风味、包装和定价上的潜在优化方向。同时,腊味企业代表也分享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成功经验,为项目后续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这些实地调研成果坚定了成员们的信心。

专业赋能助振兴,青年智慧谱新篇

“水到鱼行”实践团将充分发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优势,重点推进适合当地的鱼类深加工产品研发项目,优化产品配方与生产工艺;同时,团队成员将通过制作系列短视频等多元化方式,助力拓宽当地水产及腊味产品的市场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黄圃镇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青年力量。

目前,团队已基于调研成果,初步确定了腊鱼肠风味优化与包装升级方案,并着手利用专业优势进行产品配方与生产工艺的改良测试。未来,我校“水到鱼行”实践团将继续深化合作,推动研发成果落地转化,拓展多元化营销渠道,以实际行动为中山水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持久、创新的青年力量。

53D89

聚焦民众需求,把握消费导向

另外,“水到鱼行 ”实践团还前往张家边中心市场及周边市场,通过随机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详细了解普通民众的购鱼喜好与消费频率。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鱼类消费上更倾向于鲜活、本地养殖的品种,鱼类的新鲜度和性价比是民众关注的核心要素,部分消费者对具有地方特色的鱼类深加工产品表现出一定兴趣,但对新型鱼制品的认知仍较为有限。


探究养殖技术,关注安全管控

实践团一行前往中山市强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当地养殖行业从业者和周边养殖户进行深度交流。团队成员围绕产业关键环节展开细致调研,详细了解了本地养殖的主要鱼种、养殖水体pH值以及定期水质检测的标准流程;重点了解科学用药及检测情况。


讲好水产故事,唱响中山渔歌

“水到鱼行”实践团在实地调研期间,从青年视角出发,用镜头记录中山水产养殖的故事,展现了中山水产养殖行业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吸引更多人关注这片充满希望的蓝色产业。

渔歌唱响百千万,振兴村景在渔行。“水到鱼行”实践团接下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共同谱写渔业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山市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陈嘉欣、林霖、蔡溱桂

编辑:钟嘉妍

责编:叶仙红、余家乐

总编:樊向前

稿件及图片来源:健康产业学院“水到鱼行”实践团


2025-08-21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