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电子邮件
一站式服务大厅
【星火成炬“百千万”】黄红兵:脚下沾满泥土,才能读懂基层“这本书”

前言:师者如光,星火成炬。在我们身边,除了在三尺讲台和实训车间外,还有一群坚守基层一线、默默耕耘付出的老师——在“百千万工程”的浪潮中,他们毅然奔赴中山市各镇街的田野乡间,以实际行动在解难题、促发展的征程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落到人民需要处,用专业和智慧助力乡村振兴,诠释职教人的使命担当。

这既是师者的坚守,更是育人的升华。今天,让我们聚焦学校派驻各镇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教师群体,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感悟,致敬这些奔赴基层的闪光力量!

人物名片:黄红兵,装备智造学院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实训指导教师。他积极响应中山市“百千万工程”号召,于2025年4月30日作为第五批工作队成员,到大涌镇投身基层一线工作。

从高职院校到基层一线,黄红兵迅速转变角色,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将扎实严谨的工匠精神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当中。他希望,自己不仅要努力成为基层环境整治的“实干家”,更要做好沟通协调的“联络员”,推动多项长期遗留问题的解决落地,展现火炬职院党员教师不忘初心、服务群众的优良风貌。

聚焦石井村,攻坚人居环境“硬骨头”

刚到大涌工作不久,黄红兵就遇到一项“难啃”的任务——石井村环境卫生问题整治工作。他多次在村中走访,围绕垃圾桶污渍、地面污水、卫生死角等问题进行记录并反馈,并成功参与和推动了多项大规模整治行动,如彻底清理党建公园旁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清运垃圾6车)、万汇教练场与化工厂间巷道的彻底铲除、石井村内及练车场周边大规模整治等。

【黄红兵(左)到田间地头参与污染源治理行动】

另外,针对兴华路主干道及石井村内“三线”(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线)乱搭乱挂、跨街缠绕、电箱不稳等突出安全隐患问题,他时刻放在心上,多次向工作队和镇村上报,并督促社区提供书面整改方案,积极联系相关责任单位尽快落实“三线”整改。

“在环境整治行动中,大家前前后后一共清运垃圾差不多20车,来回走访社区和村委督促解决‘三线’问题,虽然很累,但这一切工作都是值得的,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了,这极大改善了石井村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黄红兵说。

深入调研学习,了解基层助力“百千万工程”

为积极推动“百千万工程”,黄红兵认为要在基层“多走走、多看看”。他走访调研了大涌红博城、南文社区、安堂社区、起凤环社区、基尾涌、大涌粮仓等多个地方,还参与文旅建设会议、印染博物馆设计方案对接会、农文旅项目策划等工作会议,全面了解大涌在文化产业、人居环境、河涌治理、历史保护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

【黄红兵(左)走访青岗社区了解人居环境】

黄红兵不仅注重发现问题,更注重推动解决问题。他曾与社区书记巡查暗访黑点,反复指导社区建立问题台账、形成书面说明与方案等,并以此明确责任、持续落实整改。随后,他推动完成了大涌镇接源路路灯基础铺设、中新路石井段桥引人行道至古神公路路口整改等工作。

“只有自己走过了,看过了,才能真正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问题解决。”他说,“同时,这些经历也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综合调研能力,这就是在基层实践的好处。”

基层治理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还要“绣花”与“钉钉子”

对于黄红兵来说,深入基层工作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但这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和思想洗礼。他认为,基层工作绝非纸上谈兵,这跟自己在学校上课有着极大的差异。“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间,亲眼看到垃圾桶旁的污水、亲手清理堆积的垃圾、亲身感受蚊虫的滋扰,才能理解群众所急所盼,工作才有着力点。”他说,“每一次走访入户,不仅是工作,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

【黄红兵到社区商业区检查安全隐患】

基层治理工作烦琐复杂,有些问题还涉及多方利益,要逐点排查、精准施策,还要持续跟进、一抓到底。“这就需要如‘绣花’般的精细管理,更需要‘钉钉子’般的坚韧不拔,对认准的问题,不见成效绝不松劲。”黄红兵说,“在这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党建引领是凝聚合力的最强引擎。在最辛苦、最脏累的整治行动中,冲在最前面的永远是党员。例如,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大家动手干活,清运十几车垃圾,这就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生动实践,正是这种先锋模范力量,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当下,黄红兵目之所及,正是他继续要发光发热、大有作为的基层一线。“作为一名实训教师,我擅长教授技能,但来到基层,我首先是一名学生。”他说,“我会继续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同时向基层干部学习工作方法,只有脚下沾满泥土,才能更好地读懂基层‘这本书’,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我相信,这段基层一线的工作经历将会极大地丰富我的人生,未来我能将这份宝贵的基层实践经验带回课堂,让我的教学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撰稿/编辑:钟嘉妍

责编:徐恒涛

总编:樊向前

稿件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

2025-10-13 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