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师者如光,星火成炬。在我们身边,除了在三尺讲台和实训车间外,还有一群坚守基层一线、默默耕耘付出的老师——在“百千万工程”的浪潮中,他们毅然奔赴中山市各镇街的田野乡间,以实际行动在解难题、促发展的征程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落到人民需要处,用专业和智慧助力乡村振兴,诠释职教人的使命担当。
这既是师者的坚守,更是育人的升华。今天,让我们聚焦学校派驻各镇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教师群体,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感悟,致敬这些奔赴基层的闪光力量!

人物名片:周粤,本科和研究生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我校包装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专任教师。创建“非遗工艺+现代设计”特色课程体系,主导校级手工艺品设计实训基地建设(2022年),累计覆盖学员3000余人次;获3项国家专利授权(实用新型2项、外观设计1项),参与3项横向课题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应用;曾指导学生获包装之星、国青杯等国赛奖项。2025年3月至今,挂职担任火炬高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督查组成员。
持续参与外勤督查,统筹完成报表收发,跟踪落实各项清单,独立撰写督查报告及会议纪要等多种材料……这些日常工作,正是周粤挂职参与火炬高新区“百千万工程”的缩影和写照。从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任教师,到基层一线的挂职干部,周粤秉持着专业和专注,不断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多活力和热情。
来到火炬高新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督查组后,周粤参与的重点工作主要是第三批典型村建设与验收筹备工作。针对第三批典型村联富社区,她跟进省市考核验收指导,结合上级考核的时间节点,协助社区系统梳理验收标准与存在的难题,不断细化和完善相关材料。
【周粤(前左)参加社区环境清理行动】
同时,周粤还负责城东社区、海滨社区两个非典型村建设的日常指导,跟进两社区人居环境整治进度,对黑点问题进行督导,并通过现场走访了解两社区建设项目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挂职干部的主要优势在于发挥‘纽带’般的沟通交流作用。”她说,“只有真正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才能发现问题、了解民生,从而更有效地推动问题解决。”
周粤还参加了火炬高新区“百千万工程”中关于主次干道的专项工作,主要协助草拟和推进呈批领导挂点主次干道安排表,并在后续开展主次干道巡查督办,整理黑点台账,协助做好20条主次干道的整改工作。
【周粤(右一)在张家边社区参加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
“道路黑点整治是群众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推动我不断思考的动力。”周粤表示,“因此,我始终坚持‘严、实、细’的工作原则,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这样才可以将清单上的每一项任务都按计划顺利完成。”
挂职期间,周粤的另一项主要工作是每月做好定期督办,统筹收集“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进度表、重点项目库进度表、上级交办事项、联合督办整改清单等材料,梳理进度数据并同步归档。此外,针对重点工作滞后、整改不到位等情况,及时向有关责任单位(村/社区、部门)发出工作提醒函,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并跟进落实情况,以确保督查工作形成闭环。
【周粤在核对有关工作数据】
这些工作看似“很小”,但项目的计划、进度、整改、督办等一环扣一环,多个项目同时进行,不能出差错。“从了解群众需求到应对不同部门的协调,到重点工作的推动,再到整改督办,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和艰巨。”周粤说,“但这些经历也让我实现了个人能力的全面跃升,从一名艺术专业的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更懂基层、更会处事、更能协调的复合型挂职干部。”
在基层锻炼,周粤还不忘发挥专业优势。她策划了位于火炬高新区中山站附近的“围墙彩绘项目”,将于今年10月下旬带领20多名学生对800余米围墙进行主题创作,为原本单调的墙面“化”上全新的“美妆”,为火炬高新区“百千万工程”添彩。
“挂职到基层参加‘百千万工程’,让我有更多机会了解基层,同时将所学运用到服务群众中,也收获了更多成长。”周粤说,“今后返回学校教学岗位后,我会将在基层积累的好经验带入教学工作中,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认知、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武装自己,开创育人工作新局面。”
撰稿/编辑:钟嘉妍
责编:徐恒涛
总编:樊向前
稿件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