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师者如光,星火成炬。在我们身边,除了在三尺讲台和实训车间,还有一群坚守基层一线、默默耕耘付出的老师——在“百千万工程”的浪潮中,他们毅然奔赴中山市各镇街的田野乡间,以实际行动在解难题、促发展的征程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落到人民需要处,用专业和智慧助力乡村振兴,诠释职教人的使命担当。
这既是师者的坚守,更是育人的升华。今天,让我们聚焦学校派驻各镇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教师群体,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感悟,致敬这些奔赴基层的闪光力量!

人物名片:贾昊楠,2022年参加工作,我校健康产业学院实验室管理员,助理实验师,曾获2023年度安全责任奖。2023年8月起被派驻中山市沙溪镇,目前挂职沙溪镇“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队员。
2023年8月,贾昊楠被学校选派到中山市沙溪镇“工改”专班挂职,主要负责该镇低效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包括政策宣传、项目跟进及办公室各类文件的整理与撰写等工作。2024年9月,他服从工作大局,留在沙溪镇转为“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队员,参与镇内典型村和其他共计5个村的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并于2025年开始负责象角村及港园村两个村的“百千万工程”工作。

【贾昊楠(右一)到龙头环村进行典型村迎检工作准备】
自转入“百千万工程”镇村工作队以来,贾昊楠坚持以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担当。他紧紧围绕年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5个行政村的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从政策传达到落地执行,从统筹协调到细节把关,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在圣狮村“百日攻坚”关键阶段,他放弃周末休息,与镇村干部并肩作战,深入背街小巷整治环境、清理卫生死角,推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助力该村高质量通过市级典型村考核,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风貌提升答卷”。
整治和清理只是基础,“百日攻坚”也只是一个阶段,常态化保持和后续维护才是根本。“乡村风貌‘颜值’提升的背后,正是无数党员和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发动群众,持续、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的成果,群众在村里看得见、感受到、能认同的变化,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贾昊楠说。


【贾昊楠利用周末时间到圣狮村参加“百日攻坚”行动】
在镇“工改”办岗位上,贾昊楠既是政策落地的“推动者”,也是部门运转的“守护人”。他严谨细致地处理收发文、用章审批、文件拟稿等程序性工作,累计经手文件两千余份,做到零积压、零差错,为“工改”攻坚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撑。
同时,他还肩负起整个镇村工作队的后勤保障任务,从会务组织到精神传达,从例会通知到纪要撰写,事事有条不紊、件件落实到位,在琐碎中见担当,在细节中显功力。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更是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在今年台风“桦加沙”来袭前夕,他通宵驻村值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和上级最新通知,及时应对突发情况,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安全、保障“工改”项目平稳度汛,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不平凡的坚守。
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头等大事,这是贾昊楠的工作理念,也是他坚信的责任所在。“做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处理一次次突发任务,我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锻炼。”他说,“我将主动担当作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扎实做好群众工作,继续守好基层工作的‘责任田’。”

【贾昊楠(右二)在台风前夕劝导食客尽快回家】
2025年起,贾昊楠专职负责象角村、港园村的“百千万工程”推进工作。他几乎每天“泡”在村里,与村“两委”、设计单位反复踏勘现场,共商农房风貌提升方案,逐户沟通、逐点突破,推动难点堵点一一化解。他不仅帮助村干部深入理解政策、精准申请补助资金,更在项目动工后坚持“每日一巡”,紧盯施工质量与进度,及时发现问题、现场督促整改。

【贾昊楠(右二)到板尾园村与村“两委”洽谈农房风貌工作】
在他与团队的努力下,象角村农房风貌改造方案荣获全市优秀案例,工程进度稳步推进,镇级补助资金也落实到位,成为区域农房风貌提升的“鲜活样板”。

【贾昊楠(左二)到象角村查看农房风貌提升工作】
另外,贾昊楠还积极参与乡村围墙提升交叉指导工作。按照工作部署,他从沙溪跨镇来到横栏镇两个行政村,逐街逐巷排查围墙现状,系统梳理“应拆未拆”问题,建立台账、分类上报,并持续跟踪整改进度,推动问题闭环处理。这一过程中,他既展现了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体现出跨区域协作的格局与担当。

【贾昊楠(右一)到横栏镇开展围墙提升交叉指导工作】
近几个月,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贾昊楠毫不犹豫投身全镇灭蚊防病一线。风雨无阻、节假日无休,他始终坚守在基层防疫阵地,入户走访、清理积水、蚊虫消杀……这些都是贾昊楠参与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日常。
作为“青年突击队”骨干,他更是主动请缨,背负三十余斤的消杀设备,多次在38摄氏度的高温下连续作业,对居民区、街巷、垃圾点等关键区域进行全覆盖消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青年担当。
“既然来到基层,就要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投入到为群众服务的基层工作中去。”他说,“要把基层一线作为最好的‘课堂’,遇到困难和挑战主动‘迎上去’,才能学到‘真功夫’、掌握‘硬本领’,实现青春的价值。”


【贾昊楠到龙头环村开展灭蚊消杀工作】
工作期间,贾昊楠因其表现突出,在2024年四个季度平时考核中三次获评“好”等次,赢得了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对他而言,基层不仅是实践的课堂,更是初心与使命的检验场。他十分感谢学校为他打开了这扇通往“行走的课堂”的大门,让他在乡村振兴的一线淬炼成长,对“教育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有了更深的体悟。
“日后当我回到熟悉的校园,我的行囊里装的不仅仅是调研数据,更是沉甸甸的乡土教材与炽热的民情民心。”贾昊楠说,“未来,我将会把这份独特的收获融入到今后的育人工作中,不负学校的培养与这片热土的滋养,继续脚踏实地,用汗水浇灌希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撰稿/编辑:钟嘉妍
责编:徐恒涛
总编:樊向前
稿件来源:组织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