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中山市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在我校举办
10月28日下午,“‘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中山市制造业专场招聘活动”在我校立德广场顺利举行。招聘现场汇聚了105家名优好企,共提供2846个就业岗位,月薪均在5000元以上,其中10万以上年薪的岗位超200个,最高年薪达36万元,吸引了3000余名寻觅“心仪好岗”的学生前来应聘。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招聘活动,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并全面做好宣传和布置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泳通,党委委员、副校长岳巧云,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研室教师等到现场参加活动。
该招聘活动由中山市委人才办、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办,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包装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风电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开展。

【校领导罗泳通(左三)、岳巧云(左二)在现场了解招聘活动情况】

【招聘现场】
起薪点高,岗位覆盖制造业全链条
本次招聘活动紧密围绕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重点聚焦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现代时尚、灯饰照明、五金家居及先进材料等中山“十大现代化产业集群”,精准服务中山市及周边城市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着力构建“行业导向、需求牵引、精准对接”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效合作育才机制。
招聘现场汇聚了来自中山、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企业,包括通宇通讯、木林森、比亚迪、和胜工业铝材等9家上市企业,以及汉邦激光、光大光学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囊括技术研发、工程制造、质量管理、采购物流、一线操作及文职支持等,覆盖制造业全链条用人需求。活动还同步搭建线上招聘,让无法到场的求职者可通过“云端”投递简历,实现“零距离”高效择业。


精准对接,技术英才“职”通名企
学生们在现场了解不同企业的招聘需求并结合自身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来自装备智造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郭博杨,1小时内就将提前准备好的几份简历,全部投了出去。随后,他转身走到附近的“职场赋能区”,免费打印了几份简历。
“刚刚看了好几家企业,我个人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前沿领域比较感兴趣,希望能找到销售和研发岗位的工作。比起薪资待遇,他更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空间。”郭博杨坦言,中山制造业底蕴深厚,自己学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面相对较广,对于求职没有太大压力。“我所学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比较实用,对应岗位是制造业普遍需要的。中山制造业基础良好,又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美食,是一座适宜生活和工作的城市。”
当天,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带来天线调试员、技术员两个岗位。“我们计划对口火炬职院的现代通信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两个专业招聘5个人。”该公司招聘人事专员戴军透露,他们几乎每年都到火炬职院开展招聘,今年在技术领域的总意向招聘人数为30人。企业会为新入职的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并提供食宿。目前,该企业订单生产排期已至明年3月,急需一批技术人才。
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担任通讯操作手兼驾驶员、我校退役大学生詹俊杰来到现场,在巨幅广告牌上看到通宇通讯名字便直奔而来。“很对口!我对通讯领域的工作比较感兴趣,自己也有一些经验,就想从事通讯行业相关工作。”詹俊杰表示。与戴军交流不到10分钟,詹俊杰便填写了工作申请表,与对方留下了联系方式,“他结合我的自身情况和工作经历,给予了我很详细的发展规划指导,我觉得很不错,对未来就业也充满信心。”


另外,会场还特别设置就业政策解读、劳动权益保障、岗位精准推介、简历免费打印等多功能服务区,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其顺利就业保驾护航,营造了一个安心、便捷的求职环境。

【多功能服务区】
此次大型招聘活动不仅为我校学子与先进制造业企业搭建了一座高效对接的“桥梁”,更是一堂生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实践“课堂”。未来,我校将继续携手企业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既为学生“找出路”,也为企业“进人才”,不断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技能报国的梦想。
撰稿:朱恺
编辑:钟嘉妍
责编:黄信坤、徐恒涛
总编:樊向前
稿件来源:创新创业学院(产教融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