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商贸学院以“会展实践周”探索《认识实习》课程改革
十月下旬,第32届深圳礼品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我校财经商贸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融合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的特色项目——“会展实践周”同步启动,2025级92名新生在会展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与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下,以志愿者身份全程参与这场行业盛会的服务工作,实现了从理论课堂到产业一线的无缝衔接。
“会展实践周”是我校财经商贸学院联合校企合作单位就《认识实习》课程改革的积极探索,以劳动实践为纽带打破传统课堂与行业实践的壁垒,让新生在入学初期就通过志愿服务深入体验会展产业完整运作流程,在劳动奉献中夯实专业基础、锤炼责任担当。通过精心设计的岗位匹配、系统培训与劳动素养引导,同学们在实战服务中可实现专业能力与劳动精神的双重提升。
“传帮带”机制+“双保险”护航: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本次实习中,独具特色的“传帮带”机制成为一大亮点。5名2023级会展专业学生组成“学长导师团”,与新生结对帮扶,从展位搭建、物料管理,到观众引导、咨询接待,手把手传授实战经验,成为一道温暖风景线。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既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也锻炼了高年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年级学生以“学长导师”身份在展会的真实项目中,将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工作技巧等,“手把手”地教给大一新生,这种更具亲和力和代入感的学习方式,可帮助新生降低首次参加实践的迷茫和不适应,尽快建立专业认知,有效促进多维度的能力提升。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在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过程中可全面梳理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同时更是一次培养领导能力、统筹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绝佳机会。


在安全保障方面,我校与主办方共同构建了“双保险”防护体系。主办方为每位实习生购置了足额商业保险,专业指导教师全程跟班管理,实时关注学生状态,及时排查化解现场人流、设备等安全隐患,确保实习全程“零事故、全收获”。
深中通道的开通,为我校探索跨城开展高水平实习实践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校园出发仅需45~52分钟即可抵达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这种“中山-深圳”同城化的便利,让“跨城实习”从设想变为现实,不仅拓展了学生实践平台的广度,更推动我校深度对接深圳会展产业资源,为构建“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职业院校,我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通过专业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展人才。在展会现场,92名新生以志愿者的热忱快速适应岗位,在展区引导、嘉宾接待、流程协助等服务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规范高效的劳动实践,用热情态度与扎实服务赢得参展商与观众的一致好评,生动展现了我校会展专业学生出色的综合素养。
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依托深中同城区位优势,进一步创新“学校-企业-学生”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更多像“会展实践周”这样的劳动实践项目赋能学生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撰稿:张燃岭(会展231)、郑标文
编辑:钟嘉妍
责编:郭士富、徐恒涛
总编:樊向前
稿件来源:财经商贸学院